冷氣移機該注意什麼?前置評估、拆裝與驗收一次
冷氣移機牽涉冷媒系統、電力與排水,流程比你想像複雜:少了「回收冷媒」會傷機、沒「抽真空」效率大減、排水一錯就滴水。
冷氣移機前置評估:可不可、值不值得
在屏東或其他高濕高溫地區,冷氣移機是常見需求。
但不是所有狀況都適合「直接移」,有些情境甚至 換新更划算。
以下是完整的 移機前檢查清單,幫你快速判斷。
電源與回路檢查
-
電壓與安培數:小噸數冷氣通常為 110V,大噸數或多聯機則為 220V。
-
迴路容量:確認斷路器安培數是否足夠,避免過載跳電。
-
插座接地:必須有獨立接地,提升使用安全。
配管條件與冷媒限制
-
距離限制:新位置到外機的 配管總長、高低差 不能超過原廠規範。
-
冷媒加注:若配管延長,需依照「每延長 1 公尺加注 x g」計算補充冷媒。
既有管線能否重用?
-
舊管 vs 新冷媒:
-
R22 舊管 不建議直接用在 R410A/R32,因油品與壁厚規格不同。
-
如需沿用,必須 化學清洗 + 氮氣沖洗,並檢查管徑與壓力等級。
-
排水走向是否合理
-
下坡原則:內機排水需保持 ≥1/100 坡度,持續下坡。
-
禁止錯誤接法:避免接至雨排或公共地漏,否則容易 回氣、回味、堵塞。
建物與管理規範
-
管委會規範:外牆固定點、陽台設置是否允許?
-
颱風區需求:屏東等地必須做 抗風固定。
-
高空作業安全:必要時需申請 施工許可。
何時不值得移機?
-
機齡 大於 8–10 年。
-
冷媒種類與現有管線 不相容。
-
外機 鏽蝕或腐蝕嚴重。
-
能效低、耗電高 → 與其花錢移機,不如 直接汰換節能新機。
冷氣移機材料與工具清單
在冷氣移機或新裝工程中,材料與工具是否合格,直接影響日後使用壽命與安全。
以下整理一份 業主可對照廠商用料的檢查表,方便比價與驗收。
必備材料(品質決勝點)
-
銅管
-
規格需符合 冷媒等級與管徑(如 R410A / R32 壁厚更高)。
-
全程加保溫套,避免滴水與能效損失。
-
-
訊號/電源線
-
選擇 足截面積銅線,確保安全。
-
外走線需用 耐候材質,避免日曬雨淋劣化。
-
-
排水管
-
材質需 耐彎不扁,透明管更方便觀察是否堵塞。
-
-
防護與固定件
-
壁孔套管+防水收邊,避免滲水。
-
室外機支架、防震腳,並需有防鏽處理。
-
線槽+導流片,防止日後雨水倒灌。
-
核心工具(施工品質關鍵)
-
真空幫浦+真空錶
-
建議選 可讀微米等級,確保抽真空確實到位。
-
-
扭力扳手
-
控制喇叭母鎖緊力矩,避免「過鬆漏冷媒、過緊裂管」。
-
-
氮氣瓶+減壓閥
-
用於 保壓測漏與吹掃,比單純抽真空更安全可靠。
-
-
電子秤
-
冷媒補充必備,精準計量避免過充/不足。
-
-
檢測工具
-
漏氣檢測液、萬用電錶,確保電路與冷媒系統正常。
-
驗收檢查三要點
-
喇叭母:務必使用 新件 並以扭力扳手鎖緊。
-
抽真空:需達標(<500 微米更安心),且保壓不漏。
-
保溫包覆:外露部分必須完整,不可斷裂或破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