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離式1對2冷氣為何一台不冷?故障排查與解決攻略

    分離式1對2冷氣為何一台不冷?故障排查與解決攻略

    1 對 2 的本質是「共享一台室外機」

    一台外機同時供兩台內機運轉,若設定衝突、風量受阻或冷媒分配失衡,就會出現「這台冷、那台不冷」。

    排查順序應先人為與氣流,再看控制與分配,最後才是冷媒與安裝

    五分鐘快篩:先排除可自行修正的 10 件事

    1. 模式/溫度:目標溫度是否低於室溫 ≥2–3°C?是否誤設送風/除濕/睡眠
    2. 風量/導風:風速是否低檔、導風葉是否關閉或直吹牆面?
    3. 濾網/出回風口:濾網積灰、回風口被窗簾/衣物擋住。
    4. 定時/兒童鎖:是否被計時關機面板鎖
    5. 另一台是否滿載:同時運轉時是否另一台非常冷而本台不冷。
    6. 室內濕度過高:剛進屋 RH>70% 先除濕 10–20 分再觀察。
    7. 外機環境:外機被包箱/日曬、出風回吹,整體效率下降。
    8. 門窗縫漏/西曬:本房負載過高、冷量被拉走。
    9. 水盤滿水保護:某些機型排水異常會降載
    10. 遙控對錯台:紅外線位址錯、壁控綁錯內機。

    快篩後仍不冷,再進入DIY自救專業檢修

    DIY 自救 SOP(不拆機)

    Step 1|復歸與基準運轉

    • 兩台內機都設:冷房、26–27°C、風量強/自動、導風向上/水平;運轉 15–20 分觀察。
    • 看本台出回風溫差是否達 8–12°C(簡易:手背感到明顯降溫)。

    Step 2|清潔與導流

    • 取下濾網:乾吸+清水沖、完全陰乾再裝回。
    • 移開回風口附近遮擋(窗簾、衣物、櫃子),循環扇水平打天花幫助鋪冷風。

    Step 3|單機測試與對調

    • 只開不冷那台 10–15 分:若此時變冷,代表之前被分流/降載
    • 對調兩房門窗開關日照情境:若不冷跟著情境走,多為負載/氣流問題。

    無改善→拍下出風口、內機/外機環境遙控設定,交技師檢修。

    專業技師檢修路徑(常見根因對照)

    A. 風路/感知類

    • 室內風機轉速不足:風機馬達衰退、電容失效。
    • 盤管結霜:濾網堵塞、風量不足、溫控感溫異常。
    • 感溫器誤判:室溫/盤管感知不準→提前降載或停壓縮機。

    B. 冷媒分配與控制

    • 電子膨脹閥(EEV)卡滯/堵髒:單台供液不足→不冷、低壓結霜。
    • 分歧/分配箱安裝不當:逆坡、油袋、銜接錯位導致一支路冷量差。
    • 冷媒不足/漏冷媒:常見於某分歧 flare 漏;表徵:低壓過低、管路結霜、效能差
    • 四通閥/切換控制異常:誤入旁通或除霜流程(變頻機少見但可能)。

    C. 配管與長短差

    • 配管長度/落差超規:遠端內機供液弱;需補冷媒並調整節流設定。
    • 管徑或方向錯置:大小管接反、分歧角度不符廠規,單內機長期不冷。
    • 抽真空不良:系統含氣/含水→冰堵、銅綠;需回收、乾燥、重新抽真空加注。

    D. 控制與位址

    • 地址設定錯:遙控 A 控到室內機 B;或中央控制器群組錯。
    • 優先策略:部分品牌在低水位/過熱時對近端或主臥優先供冷,另一台限流。

    判斷流程圖(簡化版)

    1. 兩台同時不冷 → 看外機散熱/環境與整體冷媒壓力。
    2. 僅一台不冷
       a. 單開此台仍不冷 → 看風路/感知/EEV/分歧
       b. 單開此台變冷,雙開才不冷 → 分配/優先策略/配管長短負載差

    何時一定要叫專業?

    • 出回風溫差<5°C、或內機結霜/滴水
    • 外機高頻運轉但本台不冷、管路局部結霜
    • 安裝未滿一年、懷疑抽真空/分歧施工問題(走保固)。
    • 聽見異常金屬敲擊/高頻尖叫(壓縮機/膨脹閥異音)。

    日常保養與預防(1 對 2 更需要)

    • 濾網:2–4 週清一次;毛孩/臨幹道 1–2 週。
    • 送風烘乾:每日或停用前送風 20–30 分,抑制黴膜。
    • 外機鰭片:6–12 個月低壓沖洗、保持淨空。
    • 季前健檢:檢視出回風溫差排水;異常及早處理。

    結論:先設定與風路,後分配與冷媒

    1 對 2 出現「一台不冷」,七成以上可在設定、風路、負載層面找出原因;其餘才是冷媒分配、EEV、分歧與抽真空等專業問題。

    照本文快篩→DIY→專業檢修流程走,既能快速恢復涼感,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維修與誤補冷媒。

    FAQ|1 對 2 冷氣常見疑問

    Q1:為何兩台同時開時,彼此都不夠冷?

    共享外機容量被分配,若總負載>外機能力或外機散熱差,體感就弱。

    Q2:只有主臥很冷,書房不冷?

    可能配管長短差/分歧角度造成供液偏心,或控制策略優先主臥。

    Q3:怎麼判斷是否冷媒不足?

    伴隨低壓低、管路/盤管結霜、回風溫差持續偏小;需量測而非體感猜。

    Q4:除濕模式為什麼更不冷?

    除濕常用低風量以脫水,溫降較慢;悶熱時改冷房+中強風更舒適。

    Q5:換大外機就能解決?

    不一定。若是分歧/抽真空/環境散熱問題,換大仍不穩。

    Q6:能把另一台關掉讓這台更冷嗎?

    能暫時改善,但根因仍要處理(如EEV/分歧/負載不平衡)。

    Q7:室外機很吵但不冷?

    可能高頻滿載卻被散熱或供液限制;檢查外機淨空與鰭片髒堵。

    Q8:感覺忽冷忽熱?

    檢查感溫器位置、內機風量、以及外機回吹/日曬是否導致快速降載。

    Q9:可以自己補冷媒嗎?

    不建議。未排空含氣含水會更毀效能,交由合格技師規範操作。

    Q10:新裝就不冷怎麼辦?

    優先走安裝保固:要求提供抽真空紀錄、配管長度、分歧照片與現場實測數據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延伸閱讀:

     

     

    立即諮詢 立即諮詢

    延伸閱讀 ....

    冷氣一開聲音超大?噪音原因與解決方法全解析

    冷氣一開聲音超大?噪音原因與解決方法全解析

    冷氣剛開機就「嗡、咔、嘯」?多半與風路、安裝、結露結霜或壓縮機啟動震動有關。本文用「聲紋判讀+位置分區」快速找出成因,提 ...

    冷氣終於又變涼了!5個濾網清潔小撇步輕鬆搞定悶熱問題

    冷氣終於又變涼了!5個濾網清潔小撇步輕鬆搞定悶熱問題

    悶熱不一定是冷媒問題,多半卡在「濾網」。掌握斷電拆洗、乾洗先行、逆風向沖洗、陰乾復位、送風烘乾五撇步,風量回升更省電。文 ...

    冷氣清洗哪種好?現場清洗 vs 全機拆洗五大差異全面解析

    冷氣清洗哪種好?現場清洗 vs 全機拆洗五大差異全面解析

    冷氣清洗分為現場清洗(免拆)與全機拆洗(分解)。本文用五大差異與情境選擇表說清楚:清潔深度、異味與風量恢復、風險與保固、 ...

    入秋前冷氣要「收工」?關機前這幾個步驟讓明年更省電

    入秋前冷氣要「收工」?關機前這幾個步驟讓明年更省電

    冷氣收工別只關電!照著送風烘乾→洗濾網→通排水→清外機鰭片→檢保溫棉→整理電源與防蟲等10步驟,搭配月度保養與開機自測, ...

    冷氣有味道?代表該清洗!了解異味原因與解決方法

    冷氣有味道?代表該清洗!了解異味原因與解決方法

    冷氣一開就有霉味、酸味或焦臭,多半是風鼓與排水盤發黴堵塞。本文教你判斷味道、居家清潔SOP與專業拆洗重點,還有預防與驗收 ...

    3種常見冷氣類型比較,優缺點與特色一次看懂

    3種常見冷氣類型比較,優缺點與特色一次看懂

    窗型安裝快、成本低;分離式安靜省電、選擇最多;吊隱式隱藏於天花、風量大但施工成本高。本文以費用、噪音、耗電、安裝條件、外 ...

    冷氣定頻與變頻差在哪?省電、壽命一次看懂

    冷氣定頻與變頻差在哪?省電、壽命一次看懂

    變頻靠「壓縮機轉速可變」長時更省電、溫控細、噪音低;定頻以「開關循環」取勝於低使用時數、初期成本。

    分離式、吊隱式、窗型冷氣哪種最省電?優缺點與選購重點全解析

    分離式、吊隱式、窗型冷氣哪種最省電?優缺點與選購重點全解析

    真正省電=高CSPF+容量匹配+良好安裝與散熱。分離式效率高最安靜、吊隱式隱藏美觀可多風口、窗型安裝快成本低。

    冷氣濾網太久沒洗?清潔方法與節電秘訣全解析

    冷氣濾網太久沒洗?清潔方法與節電秘訣全解析

    濾網久未清,風量變小、霉味上身、電費悄悄增。本文提供5步驟安全清潔SOP、風鼓/冷排何時找專業、濾網燈重置與年度保養與省 ...

    為什麼要清洗分離式冷氣?拆洗流程與清潔注意事項完整解析

    為什麼要清洗分離式冷氣?拆洗流程與清潔注意事項完整解析

    分離式冷氣久未清洗會風量變小、霉味上身、耗電升高與滴水。

   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來收集您的個人資料,詳細說明請參閱「隱私保護政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