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多年沒拆洗?看不到的地方才是最髒的!保養重點整理
冷氣看起來乾淨,其實裡面可能比你想的還髒
許多人會清冷氣濾網,但「裡面深層部位」如果多年沒拆洗,通常都藏著驚人的髒汙:
✔ 黑黴斑
✔ 毛屑與灰塵
✔ 冷凝水滋生的菌膜
✔ 動物毛髮凝結
✔ 油煙(尤其開放式廚房附近)
這些髒汙會讓冷氣變不涼、異味四溢、耗電量變高,甚至導致過敏、咳嗽等問題。
所以不只是濾網,鰭片、風鼓、排水盤才是最需要定期拆洗的地方。
冷氣多年不拆洗會出現哪些問題?常見症狀一次整理
① 冷氣越吹越不涼
鰭片卡滿灰塵,熱交換效率大幅下降。
② 耗電暴增、帳單變貴
髒汙讓冷氣必需更努力運轉,自然更耗電。
③ 明顯霉味、潮濕臭味
風鼓與水盤發霉,是異味的最大來源。
④ 水滴亂噴、機身漏水
排水盤堵塞或黏著菌膜,長期不清洗最容易出現這問題。
⑤ 過敏、咳嗽、皮膚癢
髒汙吹進室內,變成「冷氣黑灰塵」,是過敏者的最大痛苦。
⑥ 壽命縮短、零件損壞
長期汙堵會讓冷氣更常保護跳機、甚至提前報廢。
冷氣哪些地方最髒?濾網不是最可怕的!
① 鰭片(蒸發器)|灰塵厚積、熱交換效率下降
位置:濾網後方
問題:冰堵、空氣不流通、冷房效率差
② 風鼓(吹風滾輪)|發霉味、黑灰塵來源
位置:出風口內部
問題:黏滿黴菌與灰塵,吹出來就是髒空氣
③ 排水盤|長期積水最容易滋生黴菌與蚊蟲
位置:室內機底部
問題:水垢、菌膜讓排水不順,造成滴水與異味
④ 排水管|阻塞造成冷氣倒流滴水
問題:卡住髒污 → 水倒灌 → 冷氣漏水
⑤ 外殼縫隙與散熱片|油煙、灰塵常卡住
特別是靠近廚房位置的冷氣。
怎麼知道冷氣該拆洗了?四大判斷關鍵
① 出風口開始有味道
霉味、酸味、悶味都是警訊。
② 明明溫度開很低卻不涼
效率下降、鰭片堵塞。
③ 開機後噴黑灰塵
風鼓裡面的黴菌與灰灰被吹出來。
④ 冷氣常結霜或滴水
排水盤堵塞、鰭片不乾淨最常見原因。
冷氣多久拆洗一次?專業建議如下
一般家庭
每 1~2 年 需拆洗一次。
有寵物、靠近馬路或開放廚房
每 6~12 個月 最佳。
容易過敏、家中有長輩或幼童
每 6 個月 更安心。
短期租屋或常關窗使用冷氣
每 1 年 建議清洗一次。
拆洗冷氣的流程是什麼?專業 VS 自己清潔差在哪?
一般家庭 DIY 能做的:濾網+外殼
· 用清水洗濾網
· 擦拭外殼灰塵
· 別用化學藥劑噴鰭片(容易腐蝕)
專業拆洗才做得到的部分
· 深層沖洗鰭片
· 風鼓拆下清洗
· 排水盤清洗除菌
· 檢查排水管通暢
· 高壓水柱清潔整台冷氣
DIY 無法拆到深處,也無法高壓清潔,因此效果差非常多。
清洗冷氣還能提升效能?沒錯,差很大!
① 冷房速度加快 20~50%
風量變大、熱交換更快。
② 耗電量降低
同樣溫度下,不需要一直高轉速運轉。
③ 使用壽命延長
冷氣不需要過度負荷。
④ 空氣品質明顯改善
尤其對過敏、鼻子敏感的人幫助最大。
結論|冷氣最髒的地方永遠是「看不到的地方」
濾網只是日常保養,真正影響冷房效率與健康的,是深層部位的灰塵、黴菌與積水。
只要定期拆洗:
✨ 冷氣更涼 ✨ 更省電 ✨ 不臭味 ✨ 不滴水 ✨ 空氣更乾淨
不論是舊冷氣或新機使用 1 年以上,都值得好好做一次深度清洗,讓整個夏天更舒適安心。
FAQ|冷氣拆洗常見問題
Q1:噴冷氣清潔劑就等於拆洗嗎?
A:不是。清潔劑只能處理表層,風鼓與排水盤仍大量藏汙,效果有限。
Q2:為什麼冷氣會越吹越臭?
A:風鼓、排水盤與鰭片發霉,濕氣長期堆積就是最主要原因。
Q3:會不會洗壞冷氣?
A:專業技師會做保護措施,不會洗壞;反而不洗更容易造成故障。
Q4:拆洗一次要多久?
A:約 60~90 分鐘依型號不同。
Q5:新冷氣需不需要拆洗?
A:仍需要,使用一年後就會累積灰塵與水垢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