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清潔冷氣室內通風口和濾網?一步一步教你
清乾淨風才吹得出來
大多數冷氣「不涼、味道重」的第一原因是回風口與濾網積灰。灰塵讓風阻變大,壓縮機更費力、噪音變大、霉味變明顯。
好消息是:濾網與通風口屬於可自行保養區域,掌握正確工具與步驟,10–15 分鐘就能讓風量回來、體感變涼。
準備工具與安全檢查
工具清單
- 軟毛刷或小刷、乾淨抹布2–3條
- 吸塵器(最好有毛刷頭)
- 噴霧壺清水(必要時 1–2 滴中性清潔劑)
- 橡膠手套、踏梯(高掛機)
- 小盆/毛巾(接水用)
安全先做
- 關機並拔插頭(或關掉電源開關)
- 確認面板、濾網、風向葉片可拆卸的卡扣位置
- 地面鋪毛巾防滴水、站位穩固避免踩踏椅子
5步驟SOP:從拆到裝一次到位
Step 1|開面板、取出濾網
- 壁掛分離式:兩側輕拉上掀面板,捏住濾網把手往上抬出。
- 窗型機:拉開前格柵,濾網通常在正面。
Step 2|乾洗為主(先把大灰拿掉)
- 以吸塵器+毛刷頭沿著網目由內往外吸;或用軟毛刷把灰刷下。
- 通風口百葉(導風葉片)與面板格柵,用刷子順著縫帶走灰塵。
Step 3|清水沖洗(必要時加中性清潔)
- 在水槽以溫和水柱從反面朝正面沖,把灰推出去。
- 油煙環境可加1–2 滴中性清潔劑輕搓;避免強鹼/溶劑。
- 不可將清潔液噴入機內的蒸發器/電控。
Step 4|陰乾與擦拭機身
- 陰乾到完全無水珠,勿日曬或熱風吹避免變形。
- 用微濕布擦拭面板與回風框、通風百葉,再以乾布收乾。
Step 5|復位+試運轉
- 濾網完全乾燥後裝回→關面板→通電測試 5–10 分。
- 檢查:風量是否提升、噪音是否平穩、是否無異味與滴水。
機型差異與小重點
分離式壁掛
- 上掀面板的卡榫易折,下手要輕。
- 有靜電集塵片/活性碳片者:多為不可水洗耗材,按型錄更換。
窗型機
- 前格柵厚灰可卸下泡水刷洗;復位前完全乾燥。
- 機殼內側若明顯發黴,建議全機拉出專業深洗。
吊隱/中央空調回風口
- 回風口多為可掀網框:卸下金屬過濾網沖洗、陰乾。
- 若為一次性濾材(棉):依等級更換,勿水洗。
多久清一次?簡易週期表
常見地雷與修正
- 濾網未乾就裝回 → 霉味回來:徹底陰乾。
- 強力水柱近噴 → 網目變形:改用溫和水柱由反面沖。
- 亂噴藥進機內 → 腐蝕/導電風險:僅清濾網與面板,機內髒需專業深洗。
- 只清濾網,回風框與百葉不洗 → 兩天又灰:面板/百葉一起清。
- 開機就有燒焦味或異響 → 立即停機,請專業檢查風扇/電路。
加分維護:讓乾淨更持久
- 送風烘乾:每天或退房前送風 20–30 分,烘乾蒸發器,黴味少。
- 外機保養:每季沖洗散熱翅片,整體更省電。
- 季深洗:9–12 個月一次專業拆洗風鼓+排水盤,效率與氣味更穩。
結論:把濾網與通風口顧好,冷房效率立刻回來
清潔濾網與通風口是最省錢也最有效的維護:風阻降、風量回、壓縮機更省力,更涼、更安靜、更省電。
照著5步驟SOP與週期表行動,若仍有異味/滴水/風量弱,就安排專業深洗處理機內髒污與排水問題。
FAQ|冷氣濾網與通風口清潔常見問題
Q1:可以用酒精或漂白水嗎?
A:不建議。會傷材質或殘留異味。用清水或中性清潔劑即可。
Q2:清完還是臭?
A:多半是風鼓/蒸發器/排水盤髒了,需專業拆洗。
Q3:多久需要專業清洗一次?
A:一般家庭9–12 個月;沿海/油煙/長開環境 6–9 個月。
Q4:除濕模式也會髒嗎?
A:會。除濕同樣經過濾網與蒸發器,灰塵一樣會累積。
Q5:家有過敏體質要加濾材嗎?
A:可換高效濾網/靜電濾網(依機種);請注意不可水洗耗材的更換週期。
Q6:通風口百葉可以拆下來洗嗎?
A:多數面板可卸、導風葉可拆;依機型,不要硬撬卡榫,先找拆卸點。
Q7:用吹風機加速乾燥行不行?
A:高溫不行,易變形;若要加速,可遠距低溫或通風陰乾。
Q8:需要噴抗菌除霉劑嗎?
A:非必要。保持乾燥與定期清潔更關鍵;若使用,勿噴入機內線路與蒸發器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