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一直滴水?最常見5大原因+居家自救SOP

    冷氣一直滴水?最常見5大原因+居家自救SOP

    先判斷「水從哪裡來」,再決定要做什麼

    室內機滴水的來源只有三種:排水盤溢出、結霜融水外溢、管線或表面結露

    對照症狀就能快速分流:外殼邊緣滴=排水/結露出風口滴=結霜融水牆面沿銅管濕=保溫/凝露。抓到源頭,再按SOP處理,最省時。

    最常見5大原因(先對症狀)

    1) 排水管阻塞或回坡

    • 症狀:開機數分鐘即滴、室外不見滴水或忽有忽無。
    • 成因:灰塵黏泥、黴藻、昆蟲、管路高低不順或被夾折。

    2) 濾網/風鼓髒,蒸發器結霜→融水外溢

    • 症狀:風量小、出風忽冷忽溫,關機後「滴更久」。
    • 成因:風阻過大或缺冷媒,盤管結霜,化霜水超過排水能力。

    3) 安裝傾斜/排水盤破損

    • 症狀:新裝即滴、固定方向滴、移機後更嚴重。
    • 成因:牆板傾角錯、排水盤裂縫或固定螺絲鬆動。

    4) 保溫失效或銅管結露回滲

    • 症狀:機背或牆上沿管線出現水痕、水珠。
    • 成因:保溫棉破損、厚度不足(夏季高溫高濕特別明顯)。

    5) 排水共用/臭氣逆流(含U彎乾涸)

    • 症狀:廁所或陽台排水口冒味又回水、冷氣滴水與排水設備同時發生。
    • 成因:冷氣與洗衣機/洗手台共管U彎未存水或坡度不足。

    10步居家自救SOP(安全、有效、不拆電路)

    工具:橡膠手套、吸塵器(含吹吸功能更佳)、軟管或排水管專用清潔條、小盆、抹布、噴壺清水、螺絲起子(視機型)。

    Step 0|關機斷電

    拔插頭或關斷專用開關,鋪毛巾防滴水擴散。

    Step 1|開面板取下濾網

    由反面朝正面清水沖洗→陰乾;面板/導風葉用微濕布擦淨。

    Step 2|檢查排水是否「有流」

    開機送風/低風2–3分鐘觀察室外端是否規律滴水;完全不滴=優先排水問題。

    Step 3|疏通室內端排水管

    找到室內機排水軟管接頭/維修孔

    • 吸塵器外接軟管密封吸10–20,再放開重複2–3次。
    • 無吸塵器可用軟質清潔條溫和伸入10–30cm抽出黏泥(勿硬推)。

    Step 4|測通水

    用噴壺或杯子少量溫水自排水盤維修孔倒入,觀察室外端是否順暢出水。

    Step 5|拉直/調整排水管

    檢查是否被夾折、上拱或回坡;整理成一路向下,避免中段「肚子」。

    Step 6|檢查U彎與共管

    若排至地漏:補水形成水封;與洗衣機共用者,盡量分管或加防逆流裝置

    Step 7|恢復風量

    裝回全乾濾網→開機送風 20–30 分烘乾盤管,降低回潮。

    Step 8|觀察是否結霜

    運轉10–20分,開面板看盤管是否結霜;若又霜又滴=需專業清洗/檢冷媒

    Step 9|機背與銅管保溫檢視

    看到破損/滲汗即用臨時保溫膠帶包覆,後續安排更換厚9–13mm保溫管

    Step 10|再次驗收

    連續運轉15–30分:不滴水、室外端規律出水、風量穩、無異味即完成。

    何時一定要找專業?(避免越弄越糟)

    • 新裝/移機後立刻滴水機殼內明顯積水
    • 反覆結霜出回風溫差極小(疑缺冷媒/風鼓重垢)
    • 排水盤破裂、機內異音/焦味
    • 吊隱機/天花機(需拆面板與集水盤、泵浦)
    • 牽涉電控、泵浦故障、冷凝水偵測器誤動作

    預防清單:把水留在管內,而不是地上

    • 濾網/百葉2–4清一次(寵物/臨幹道1–2
    • 專業深洗(風鼓+蒸發器+排水盤):6–12個月
    • 排水管:每季通水,梅雨/夏季前重點檢查
    • 傾斜與固定:安裝時明確要求排水端低 3–5mm坡度1–2%
    • 保溫:銅管保溫完整無斷點,穿牆處打耐候矽利康收口
    • 送風烘乾:每日或停用前送風20–30分,抑制黴膜與回潮
    • 室內濕度:維持45–60%RH,降凝露風險

    快速對照表(症狀→優先處理)

    結論:滴水=排水×風路×保溫三線並查,先易後難

    多數滴水都能靠疏通排水+恢復風量快速改善;若仍持續,就檢查傾斜/排水盤保溫,出現結霜新裝即滴務必找專業。

    清潔週期、送風烘乾、坡度與保溫做到位,滴水問題就不再回頭。

    FAQ|冷氣滴水常見問題

    Q1:可以倒漂白水進排水管殺菌嗎?
    A:不建議高濃度;可少量稀釋中性清潔清沖。腐蝕與殘味都要避免。

    Q2:為何停機後更滴?
    A:盤管結霜融水、或排水盤殘水未排出;做送風烘乾 20–30分即可改善。

    Q3:只有大濕天會滴?
    A:空氣濕度高→冷凝水量暴增;檢查風量/排水坡度/保溫,並保持45–60%RH

    Q4:外機也會造成室內滴水嗎?
    A:外機散熱差不直接滴室內,但會延長運轉→結霜/融水機率上升。

    Q5:能用膠帶封住出水口暫停滴?
    A:不可。只會改道到室內殼體;正解是疏通與調坡

    Q6:吊隱機滴在天花怎麼辦?
    A:立刻停機並保護裝修;多為排水盤/排水泵或管路問題,需專業檢修。

    Q7:缺冷媒也會滴水?
    A:會。結霜→融水外溢是典型跡象;請專業驗漏→修漏→抽真空→校充

    Q8:滴水會傷到牆面嗎?
    A:長期會發霉/鹼化/壁癌;修好後應乾燥牆體並視情況做防潮塗層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延伸閱讀:

     

    立即諮詢 立即諮詢

    延伸閱讀 ....

    洗冷氣對孕期是否安全?過敏與健康全解析

    洗冷氣對孕期是否安全?過敏與健康全解析

    孕期可洗冷氣,但要避開強烈清潔劑與密閉施工。以通風良好、低刺激藥劑或清水為主,孕婦不參與拆洗現場,並做好濕度45–60% ...

    洗冷氣可以防塵蟎嗎?清洗效益與環境控塵全攻略

    洗冷氣可以防塵蟎嗎?清洗效益與環境控塵全攻略

    洗冷氣能去除機內灰塵黴膜、改善異味與風量,可降低空氣中過敏原循環,但無法直接消滅床墊與織物裡的塵蟎。關鍵是機體清潔+室內 ...

    從PM2.5到臭氧:全球空氣汙染成因與改善室內環境路徑全解析

    從PM2.5到臭氧:全球空氣汙染成因與改善室內環境路徑全解析

    空汙不只 PM2.5,還有臭氧、NO₂、SO₂、揮發性有機物。戶外決定背景暴露,室內決定你每天的實際吸入量,全球空汙來源 ...

    兩周洗一次冷氣濾網最有感:氣流回升、體感更涼、電費更省

    兩周洗一次冷氣濾網最有感:氣流回升、體感更涼、電費更省

    濾網積灰=風阻變大、風量變小、壓縮機更耗電。兩周清一次濾網,可讓風量回升、出風更涼、異味變少,並把電費與噪音壓下來。

    冷氣吹多久再關機最省電?教你預估時間與正確做法

    冷氣吹多久再關機最省電?教你預估時間與正確做法

    省電關鍵不在「常關常開」,而是先快冷→穩定運轉→視時長決定關或升溫。用簡化公式估算回溫時間與冷房時間,搭配循環扇、遮陽與 ...

    吹冷氣也要會換氣:抽風機打造空氣流通,清淨機降低病毒風險

    吹冷氣也要會換氣:抽風機打造空氣流通,清淨機降低病毒風險

    冷氣只循環室內空氣,不等於換氣。炎夏維持舒適同時降風險,靠「抽風機排出汙濁空氣」+「清淨機過濾懸浮微粒」。

    天氣炎熱常吹冷氣?穴位按摩提升抵抗力的養生方法

    天氣炎熱常吹冷氣?穴位按摩提升抵抗力的養生方法

    長時間吹冷氣易疲倦、鼻過敏、肩頸僵。本文以安全為前提,教你用足三里、合谷、曲池、風池、大椎、三陰交等穴位,搭配呼吸與補水 ...

    冷氣使用健康指南|開機時如何通風避免結核菌滋生

    冷氣使用健康指南|開機時如何通風避免結核菌滋生

    結核菌以「空氣傳播」為主,單靠分離式冷氣循環室內空氣並不能稀釋病原。開機前先做短暫強通風、之後再關窗啟動冷氣,必要時搭配 ...

    冷氣用多久該換新?壽命年限與更換時機完整解析

    冷氣用多久該換新?壽命年限與更換時機完整解析

    一般住宅冷氣壽命約 8–12 年,濕熱與鹽害環境略短。當修繕>新機 40–50%、能效明顯落後或常故障,就是換新的訊號。 ...

    開冷氣前必做這些動作!房間秒冷又省電的除濕散熱技巧

    開冷氣前必做這些動作!房間秒冷又省電的除濕散熱技巧

    開冷氣前先做遮日、排熱源、控濕三步驟,啟動時依濕度高低套用「除濕→製冷」或「直接製冷」公式:26–27°C+中風+擺風, ...

   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來收集您的個人資料,詳細說明請參閱「隱私保護政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