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隔塵網藏600萬細菌!3大低成本DIY清潔法預防肺炎危機
你以為是冷氣不冷,其實是在吸進滿滿髒空氣
每次打開冷氣聞到霉味、喉嚨卡卡、一直打噴嚏,多數人以為是「感冒前兆」或「過敏體質」,卻忽略真正元兇可能就躲在冷氣隔塵網與濾網上。
濾網的工作是攔住灰塵、毛屑與懸浮微粒,如果長期不洗:
-
冷風被迫穿過髒污層 → 風量變小、冷房變慢、電費變高
-
細菌與黴菌被吹回室內 → 增加呼吸道負擔,對孩童、長輩、過敏族群與慢性病患者特別不友善
好消息是:基本濾網清潔可以自己做,而且不一定要買昂貴清潔劑。
下面教你 3 個低成本 DIY 方法,安全有效處理日常髒污,必要時再搭配專業拆洗,守住家人的呼吸健康。
冷氣隔塵網為什麼會變成「細菌與霉菌溫床」?
1. 冷熱溫差+濕氣=黴菌最愛環境
冷氣運轉時產生冷凝水,搭配台灣潮濕氣候,濾網與冷排附近長期微濕,若不清理灰塵,黴菌就有機可乘。
2. 濾網髒=風量下降,壓縮機更辛苦
髒濾網阻礙吸風,導致:
- 風速變慢、出風不均
- 冷氣更久才達設定溫度 → 耗電上升
3. 吸進去的灰塵,最後進到哪裡?
當濾網失效或過髒:
- 粉塵與微生物被吹回室內,被你吸進鼻腔、喉嚨與肺部
- 過敏、氣喘、慢性呼吸道疾病族群風險更高
👉 定期清洗濾網,是最簡單、CP 值最高的「居家空氣保養」。
DIY清潔前務必注意的安全步驟
Step 1 關機+拔插頭
避免誤觸開關或清洗時沾水造成短路。
Step 2 按說明書拆濾網
依品牌/型號開前蓋、卸下濾網,不要硬扯,避免卡扣斷裂。
Step 3 只能清洗「濾網與可拆部件」
冷排、風鼓等深層區域若非常髒或長霉,建議交給專業冷氣清洗,避免錯誤拆機或用力刷傷散熱片。
3 大低成本 DIY 濾網清潔法(搭配實際操作建議)
方法一:清水沖洗法(最基本必做)
適用: 日常維護、中度灰塵
步驟:
- 拆下濾網,先輕拍掉大顆粒灰塵(在戶外操作)
- 用自來水由內向外沖洗(反向水流把卡在網內的灰塵沖出)
- 不用刷太大力,避免破損
- 放在通風陰涼處完全晾乾再裝回
優點: 零成本、最不傷材質,建議 2–4 週做一次
方法二:中性清潔劑泡洗法(油煙家庭必備)
適用: 開放式廚房、濾網有油黏感
步驟:
- 在水盆加入少量中性清潔劑(洗碗精即可),攪拌起泡
- 將濾網浸泡 5–10 分鐘,讓油污鬆動
- 使用軟毛刷輕輕刷洗(順著網孔方向)
- 用清水徹底沖乾淨,無泡沫殘留
- 完全晾乾後再裝回
避免:
- 不用強鹼、強酸、去漬油、鐵刷,以免腐蝕或刮破濾網
方法三:酒精擦拭+局部消毒(針對異味與衛生顧慮)
適用: 已定期洗濾網,仍擔心細菌滋生或輕微異味
步驟:
- 濾網清水洗淨並晾乾後
- 用棉布或噴瓶沾 70–75% 醫療酒精,輕噴或擦拭濾網雙面
- 再次晾乾,確保無酒精氣味殘留再裝回
提醒:
- 不要在冷氣通電或裝回後直接噴酒精
- 不要用「香水、漂白水」直接噴濾網,以免吸入刺激性物質或傷材質
多久清一次才合理?簡易檢查指南
建議頻率
- 一般家庭:每 2–4 週 洗濾網一次
- 有寵物/臨大馬路:每 2 週 左右
- 出現異味、風量驟減:立即檢查濾網與排水
以下狀況建議找專業清洗
- 濾網乾淨但風量仍很小
- 出風口可見黑點、霉斑
- 滴水、嚴重霉味、咳嗽過敏持續惡化
結論|一盆水+一點時間,換回家人的每一口好空氣
冷氣濾網是整台機器最容易清、也最常被忽略的部位。
記住三件事:
- 定期清洗濾網:是預防異味與降低細菌、過敏原暴露的第一步
- 安全 DIY 可以做,深層霉污交給專業:別硬拆、別亂噴強烈化學藥劑
- 清潔+通風+正確使用:一起搭配,才能真正減少呼吸道負擔與潛在肺部風險
花 10 分鐘處理濾網,比事後看醫生、修冷氣省時又省錢。
FAQ|冷氣隔塵網與健康、清潔常見問題
Q1:濾網多久沒洗會對健康有影響?
時間不是唯一標準,重點是灰塵與黴菌累積量。越久不清、環境越潮濕、越靠近馬路或油煙,對過敏與呼吸道負擔風險越高。
Q2:可以用漂白水或強力清潔劑洗濾網嗎?
不建議。易殘留氣味與刺激物,被吹進室內反而傷呼吸道,還可能腐蝕材質。
Q3:只清濾網就夠了嗎?
濾網乾淨是第一步,但若冷排、風鼓、滴水盤已長霉或結厚垢,仍需安排專業拆洗。
Q4:開冷氣會不會吹出更多細菌?
若濾網與內部長期不清潔,確實可能增加暴露風險;但定期清洗+專業保養可大幅改善。
Q5:自己拆面板刷冷排可以嗎?
不建議未受訓練就深度拆洗,可能彎折鰭片、傷到零件或導致漏水,交由專業較安全。
Q6:有過敏或氣喘的人要特別注意什麼?
除了濾網常洗外,建議:
- 避免直接對人吹風
- 室內定期打掃、減少塵蟎堆積
- 若症狀明顯,考慮搭配空氣清淨機與醫師專業建議
Q7:清洗後還是有霉味怎麼辦?
代表問題多半在冷排或排水盤,建議尋找口碑良好的專業冷氣清洗服務進行全機檢查與處理。
延伸閱讀: